| |||
| |||
不包邮地区:内蒙、海南、新疆、西藏)
品一品,尝一尝,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在古时候有个传说天气非常寒冷的时候,有个彦语(寒冬腊月,冻掉下巴)所以吃了粘豆包可以沾上。
做法:大黄米和糯米做皮东北的饭豆做馅,包制而成
特点:粘嫩、爽滑、香甜
东北风俗*黏豆包
这里说的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东北,不是今天的东北。----
黏豆包是东北人冬天里必吃的食物,家家户户都要做黏豆包,冬天里不吃黏豆包还就真的没什么可吃的了,不能整天总吃大馇子粥大饼子的,需要用黏豆包调剂调剂。再说了,黏豆包抗饿,是冬天里的好嚼裹。
黏豆包通常是要蘸白糖吃的,但一般人家买不起白糖,就只能就菜吃了,吃黏豆包就的菜往往都是熬的酸菜,热气腾腾的。黏豆包需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发硬。
黏豆包是用大黄米糯米或小黄米撵成面儿做成的,也有用黏玉米做的面,黏玉米有黄白两种,白色的比较少,黄色的多。但黏玉米面做的黏豆包不如小黄米或大黄米做的筋道好吃。非常好吃的是糯米(俗称粘大米)做的
黏豆包其实很不好做,说不好做是指做起来比较费事,所以现在的东北人已经很少有人自己做黏豆包了,想吃都是到市场上买现成的,但市场出售的黏豆包不很正宗,没有自己做的好吃。
做黏豆包首先要把糯米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泡好了,然后送去磨成面儿,叫粘米面或黄米面儿,这种磨好的糯米黄米面儿是湿的,带水,如泥一般,很沉。拿回家还需要发酵,发酵过程需要十分注意,不能发酵过头了,或者时间太长了,时间太长就会坏了,所以黏米面儿发酵不能超过两三天时间,其实有些发酸了就可以了。
发酵糯米黄米面儿与发酵白面不一样,白面可以发起来,但糯米黄米面儿是发不起来的。
做馅的小豆要先烀好然后捣碎,加入白糖或糖精。当然很多人家馅里是不放糖的,主要是舍不得。黏米面儿很粗糙,压成饼皮十分容易开裂,所以包的时候很费劲,需要经验,不是什么人说包就能包上的。
通常很少要包很多,有的人家要成缸地包。包好的黏豆包码放在盖帘上,拿到外面去冻,冻好后放到缸里。缸里要装上一些雪把豆包掩埋起来,以免风干。吃的时候再从缸里往出拿,需要多少就拿多少。
蒸豆包用的盖帘是用高粱杆子编成的,圆型,直径大小都有,根据锅的大小使用不同的盖帘。东北做饭和做菜的锅都很大,直径通常在一米二以外,所以盖帘也很大。
黏豆包吃多了胃不舒服,不能吃太多,但在过去的东北,黏豆包是普通人家的主要食物,几乎天天都得吃,不吃黏豆包就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可吃了,所以在天天都吃的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很愿意吃的,吃多了胃酸就多,很难受,但不吃又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吃,堪称痛苦。对于今天的东北人来说,吃上黏豆包已经是一种尝鲜了,偶尔吃那么很少觉得很好吃。
在东北借用黏豆包来说事儿的语言还有两句,一句是“粘(zhan)帘子了”,说的是黏豆包粘到盖帘上拿不下来了,借指惹事上身。“蒸豆包都蒸不下你还要往里面装馒头!”形容地方太小,已经很拥挤了,小的都装不下了,就更不要再装大的了。蒸黏豆包与蒸馒头不一样,黏豆包不发,所以蒸黏豆包每个要挨得近,而馒头是发的,所以每个距离需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