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刘江 书店 专题报道书籍 畅销书.

  • 正版 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刘江 书店 专题报道书籍 畅销书.
  • 所属分类:
    发货地:阳江
  • 价    格:49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5d6cd6e8ebe5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

        本商品由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提供,通过人天兀鲁思图书专营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产品名称: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 定价:58.00元
  • 出版社名称: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 作者:刘江
  • 开本:16
  • 书名: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基本信息


书名: 两面镜子看世界:刘江国际通讯评论选
作者: 刘江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咨询特价)
版次: 1
ISBN: (咨询特价)
市场价: 58.0
媒体评论
“刘江是越南战争后*位在国外战地采访中负重伤的中国记者。他受伤后,法新社、美联社等国际大通讯社立即发出快讯。国内更是十分惦念刘江。我当时在外交部分管新闻司和非洲司工作,参加了中央研究如何处理此事的会议。会上,许多同志被刘江不怕牺牲的敬业精神感动得流泪。”

  “不管哪行哪业的人,翻翻这本凝聚了刘江半辈子心血的书,一定会有利于滋润内心追求美好未来的梦想,有利于开阔和深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有利于增加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多做些实事的信息和知识。”

  ——李肇星
国际报道无国界,新闻记者有祖国;
国际新闻记者是坐在历史观察家和记录者;
世界上没有写不出新闻的地番只有写不出新闻的记者;评论是思想的利,思想是新闻的力量;
国际新闻报道是一项充满激情、呼唤激情、展示激情、挥洒激情、享受激情的事业。
  ——刘江
目录
天下事繁寸心知——我的记者梦并序刘江《两面镜子看世界》
两面镜子看世界——自序
国际通讯选
一、战地通讯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摩加迪沙战地采访录
我们是和平
二、随访纪行
栉风沐雨应付裕如——记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会议
在梗及历史长廊中漫步——记参观埃及国家博物馆和金字塔
把友谊播撒在下一代的心田里——记参观温得和克儿童活动中心
在青山碧水问相聚——苏比克会议开幕侧记
英灵永存玉兰常青——记向甘地陵献花圈和植树活动
民族文化灿烂友谊之树常青——记参观费萨尔清真寺和栽种友谊树
难忘的友情——记会见巴基斯坦老朋友
万米高空的欢聚——钾怀出访随团记者
五国*的第二次握手
文豪故乡迎嘉宾——记访问托尔斯泰故居
大洋彼岸迎贵宾中华领袖展风采——访美侧记
海萤岛上观“长龙”——记参观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
东瀛禹域谊相传——仙台纪行
朱镕基欧洲之行侧记
国际评论选
三、世界文明与多极化
世界文明:趋同与多样
文明与霸权
共商人类跨世纪的课题
加速走向多极化的世界
(咨询特价)年的涛声
多极世界的安全反思
世界大舞台:(咨询特价)
(咨询特价)年的大国关系
(咨询特价):全球安全面面观
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国家主权与国际关系民主化
亚欧合作再谱新篇
亚欧携手走向强盛
普京叫板美国的背后
关爱人类的未来
四、世纪之交的美国和北约
世纪之交的美国对外政策
北约新战略威胁国际安全
强权政治的恶性膨胀——评北约战略新概念
“团结”掩饰不住分歧
两场流血一条警示
美国科索沃政策的微妙变化及其原因
科索沃“维和”行动面临诸多挑战
“人道”画皮下的霸道嘴脸
粉饰霸权的“新闻自由”
美国的又一场人权悲剧
美国调整亚太政策
克林顿为何把“烫山芋”抛给后任?
美国大选凸显“第三条道路”
美国总统选举何时能有定局?
美国新总统面临四大挑战
美国力图促使“新经济”继续发展
华尔街股市寒流与美国“新经济”前景
五、美国:从“9·11”到伊战
“9·11”与美国安全
时代潮流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的潮流奔腾向前——写在“9·11”事件一周年之际
山姆大叔“走钢丝”
师出无名后果堪忧
在弦上蓄势待发
窘境、困惑和寻觅——“9·11”两周年漫谈
“解放者”何时被“解放”
尴尬的“新中东”梦
新闻造假的“魔力”
中东热点炙烤白宫
布什的新大西洋主义
六、中美关系:在坎坷中前行
中美关系百年坎坷路
冷战思维霸权逻辑
新机遇又叩中美大门
中美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中美携手迈向21世纪
中美合作的潮流不可阻挡
美国舆论:克林顿访华促进了美中关系
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新动力
令人警觉的反华噪音
荒谬的指责危险的游戏——评考克斯报告
美国又一场反华闹剧的破产
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
一场意义深远的大辩论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脉络与走向
美国售台军火后果严重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磨合期
(咨询特价):中美关系在跌宕起伏中发展
“9·11”事件后的中美关系
常青藤泉长明灯
中美关系的中轴线
一个国家不可分裂
(咨询特价):中美关系升温
理性看待中美关系
冷眼看美中贸易报告
七、中国与亚非携手并进
面向未来携手并进
同舟共济渡难关
一曲嘹亮的新歌
对话与合作之旅
历史的鉴戒
朝核穿梭外交的信息
世界“核”去“
在线试读
国际通讯选
  一、战地通讯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摩加迪沙战地采访录
  摩加迪沙,“非洲之角”索马里的*都,自90年代初以来一直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
  1992年12月18日,在多国部队于索马里登陆后不到10天,我和摄影记者阿雨乘坐国际救援组织的飞机,来到了位于印度洋之滨的摩加迪沙。
  一个月的采访生活我终生难忘。因为在摩城,我不仅耳闻目睹了战争给索马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且亲身经受了它所造成的创痛:1993年1月20日,在一次采访归途中,我遭到一伙持歹徒的袭击,双腿受伤。3天后,我被朋友们用担架抬上了飞离摩城的运输机……
  在此后的一年里,索马里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艾迪德派武装发动了一场“城市游击战”,使美国政府在军事和外交上陷入困境,被迫宣布在1994年3月底前从索马里全部撤军。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给索马里危机的解决带来令人欣喜的曙光。部族战争的火种没有熄灭,饱经蹂躏的摩加迪沙依然在痉挛、在痛哭、在流血……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每当我的思绪飞回战乱频仍的索马里,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这些剖肝泣血的诗句就浮现在眼前,我的心也便止不住地痉挛、痛哭、流血……
  印度洋上的一颗“银珠”
  摩加迪沙是索马里的政治经济中心和重要港口,也是一座曾经以绮丽的风光与和平安宁著称于世的历史名城。她现有人口100多万,城区面积20多平方公里;由于她靠近赤道,气候炎热干燥,常受旱魃的威胁。
  摩加迪沙建城于公9至10世纪,曾是西亚和东非一带过往频繁的通商口岸。该城原名“哈玛”,索马里语“赤红色”的意思,可能与当地多赤土有关。后来,波斯人一度入侵,将其改名“摩加迪沙”,波斯语的意思是“国王所在地”。
  摩加迪沙与中国的商业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当地一些考古学家曾在一所位于海滨的破旧的清真寺里发现过中国唐、宋两朝的钱币,并挖出中国古代陶器碎片。早在公15世纪,的明代航海家郑和在远下“西洋”时就两次到过“木骨都束”(摩加迪沙)。当时陪同郑和访问的费信在一*描写“木骨都束”的诗中写道:
  木骨名题异,山红土色黄。
  久晴天不雨,历岁地无粮。
  宝石连珠索,龙涎及乳香。
  遥看风景异,得句喜成章。
  摩加迪沙的居民基本上都是,可是妇女不戴面纱,且服饰艳丽。全市共有150多所清真寺,其中一所始建于1182年。1960年索马里独立后,市内又建立起议会大厦、人民会堂、团结清真寺、体育场、国家剧院以及多座纪念碑。城内多处绿荫蔽日,杂花生树,香气漫溢,沁人心脾。
  摩加迪沙市内楼房一般不高,多为平顶,具有和波斯风格,有的顶层饰有盾形护沿。一般建筑物都以纯白为基调。从飞机上俯瞰,摩加迪沙城是一片银色的世界,在蔚蓝色海水的映衬下晶莹夺目。为此,她被誉为“印度洋上的一颗‘银珠”’。
  在摩城期间,我曾采访过索马里诗人穆罕默德·阿里·卡利耶。当我问及内战前市内的景色时,诗人的眼睛湿润了。他没有多说,只是递给我他写于1986年的一*诗歌:
  呵,摩加迪沙,你是索马里花园中一朵奇葩,呵,摩加迪沙,你那漂亮的容颜闻名于海角天涯。
  纵横的街道构成你头巾上的花格,洁玉般的楼房点缀着你肩披的彩纱;碧蓝的大海与你喃喃细语,浓绿的棕榈为你曼舞婆娑……
  呵,摩加迪沙,你的丽质天姿令我陶醉。
  我愿,我愿永远长眠在你的脚下!
  然而,就在卡利耶写下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不到5年,一场内战的腥风血雨便横扫“非洲之角”。1991年月,以哈维耶部族为基础而组建的索马里联合大会在
内容介绍
《两面镜子看世界》收录了作者十几年来发表的一些通讯评论作品,包括1992年末至1993年初作者在索马里*都摩加迪沙的战地采访录,随同我国领导人出访时采写的一些通讯和特写以及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思考和评论。
热门相关信息